12月5日下午,副校长贾德忠带队访问教育部装备中心,与教育部装备中心主任曹志祥、副主任赵宪志、主任助理金林等举行战略合作研讨会,双方就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中小学法治课堂教育装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贾德忠全面介绍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外研社建设等方面基本情况,重点介绍北外依托外研社、接受教育部委托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及中小学法治课堂“法治教室”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及下一步工作推进考虑及重点。
曹志祥表示,装备中心已把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装备研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纳入2019年中心重点工作,与北外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装备研究领域合作,将有利于加强教育装备育人功能,有利于扭转教育装备“重理轻文”倾向,有利于拓展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领域。
我校通过近几年法治教育基地及教室等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承办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搭建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络平台、开展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及开发数字化法治教育课程和创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刊物,为持续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积累了良好的课程资源、实践条件和团队协作力量,示范效应日益呈现。装备中心作为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教学仪器设备政策研究、开发、推广,拟定教学仪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装备不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还包括所有服务、支撑教育教学的任何形式装备和场所及教学环境,是教育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总体结合。法治教育要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应深入推进法治教育装备与法治课程的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建设。双方一致认为,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及中小学法治课堂“法治教室”建设等方面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战略合作,形成合力。
下一步双方计划开展合作,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及法治教室相关研究。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形成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在全国形成更大的示范引领力。三是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基地装备配备、法治教育配备方面的政策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坚实支撑。四是积极探索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装备和技术在法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五是在传统优质课程资源基础上,强化案例教学,开发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短平快”微课程,让青少年学生真切感受到宪法、法律就在身边,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双方还就外语教育教学装备创新、慕课联盟资源共享机制、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党办校办主任汤哲远、外研社党总支书记王芳、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杨红波、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副主任胡锐等参加交流。
(外研社)